欢迎访问潍坊新月心理咨询中心官网!
咨询范围

  情绪、心结、职场类: 抑郁症、焦虑症、社交恐惧症、强迫症、自卑、自残、紧张、疑病症、脸红恐惧、余光恐惧、心脏病恐惧、艾滋病恐惧、考试紧张、失眠、神经衰弱、职场压力、工作怠倦、情绪低落、厌食暴食、老年心理、性心理等

  婚恋、情感、家庭、亲子类:婚姻危机、婚外情、出轨、夫妻关系、离婚、失恋、单亲家庭问题、婆媳关系、男人心理、女人心理、孩子学习、考试、性格、早恋、网瘾、厌学等

信息展示/Info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信息展示
神经症治疗的重点
文章来源:新月心理咨询  击数:943  文章更新时间:2010/12/10  

神经症治疗的重点(2007-11-26 16:07:20)

 

   神经症,旧称神经官能症,是一组非精神病性功能性障碍。神经症的分类,不同国家有不同的标准和版本,我国对于神经症,依照临床表现,主要区分为:焦虑症、恐怖症、强迫症、疑病症、抑郁性神经症和神经衰弱等。其共同特征是:是一组心因性障碍,人格因素、心理社会因素是主要致病因素,但非应激障碍;是一组机能性障碍,障碍性质属功能性非器质性;具有精神和躯体两方面症状;具有一定的人格特质基础但非人格障碍;各亚型有其特征性临床相;神经症是可逆的,外因压力大时加重,反之症状减轻或消失;社会功能相对良好;自知力充分。

 

   由此定义,也可以看出抑郁性神经症(神经性抑郁症)与其他类型抑郁症的区别所在,不是由突发事件、重大打击所致,也没有遗传基因的影响。与生活事件相比,人格在神经症的病因问题上更为重要。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提到的“人格”与我们日常生活中口语中的“人格”有所不同。我们平时说的人格,多与尊严、道德、品性有关;心理学上的人格是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相对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包括气质和性格两个方面。

 

   人们的人格不同,决定着他们患神经症难易的程度或可能性的大小。具有神经症人格的人,精神力量全部指向内部,对自己有严格的要求,完美主义、自我约束,容易精神紧张而不容易使自己放松。可以这么说,不是因为自身存在什么不可饶恕的罪过或缺陷,恰恰相反,正是因为想**好、更好,才觉得自己不够好,对自己总不够满意,这种内心冲突造成焦虑、恐惧等等精神压力。

 

   就像神经症患者对于躯体症状的紧张程度很高,有强烈的求治欲望,除了自知力充分的原因,更多的是一种对自我的不满。觉得我不应该在见到人的时候脸红、心跳,觉得我不应该心慌、乏力,我的身体不应该有这些问题,不应该不健康,我不应该控制不住自己……

 

   人人都有生的欲望,有自我完善的欲求,谁不希望自己健康长寿、幸福安康?谁都不想生病,谁都不想死,这种对生的渴望、对死的恐惧,是再正常不过的了。

 

   对生的欲望越大,对死的恐惧也就越大。神经症患者希望自己健康、幸福、成功、完美,害怕疾病、死亡、失败、缺陷,精神力量集中在内部,对自己的各种表现就尤为在意。而这种对自己的过分在意,又导致精神压力更大,精神压力越大,躯体症状越严重,形成恶性循环。

 

   “森田认为,神经质的形成是疑病素质和由它引发的精神活动过程中的精神交互作用所致。所谓精神交互作用是指因某种感觉偶尔引起对它的注意集中和指向,这种感觉就会变得敏感,感觉的过敏使注意力进一步固定于此感觉。这种感觉于注意的彼此促进、交互作用,致使感觉更加过敏的精神称之为精神交互作用。这个过程一旦恶性循环,便会产生精神于身体的症状。森田把这种心理状况用禅语表达为:求不可得,愈求则愈不得。”

 

   “精神交互作用学说”是森田疗法的基本理论之一,疑病素质也就是那种对生的欲望、对死的恐惧。在精神交互作用下,越是关注躯体症状,把注意力集中在症状表现之上,感觉就越为敏感,好像症状越严重了;感觉越过敏,意识就越狭窄,整天除了关注自己的症状,都没有注意其他生活中应该关注的事情;意识越狭窄,注意力越集中……

 

   这也是为什么森田疗法提出“顺应自然、为所当为”的治疗原则。对于神经症的治疗,症状的消除不是重点,重点在于行动,在生活方式上做调整,在行为方式上做改变。带着症状去生活,不问情绪不管症状,该做什么做什么。

 

   生活方式上的调整、行为方式上的改变,实际上也是自我的完善。对于神经症的治疗,我们关心的不是躯体症状表现,而应该是症状背后的人格因素;我们治疗的重点不是消除躯体症状表现,而是人格的完善和改变。人格的完善和改变,除了纠正错误认知,改变习惯性思维方式,在观念上的翻新;更需要纠正不良生活习惯,在实际行动中验证观念,用行为转变性格。

 

   神经症所表现的躯体症状,是情绪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躯体症状对于个人的影响程度也是一种主观性的感受。神经症是非器质性障碍,那些种种不适的感觉,并非身体的器官出现病变所致,而是由情绪变化引起的。因此,要缓解躯体症状,就必须从根本上着手,从心理上进行调节、从认知上进行纠正、从行为上进行改变;将精神力量由内部转向外部,将注意力从自身症状和表现转为现实生活中的行为活动。

 

   关注自己的症状表现,想尽快摆脱那些症状,尽了自己**大的努力去克服,但是越在意却越明显、越想克服却越严重——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的怪圈——明明自己在努力,明明自己想好转,事实却是越来越不乐观。其实,不是没有努力,只是努力的方向不对,力量没有朝外,全部用在了自己身上,造成更大的心理冲突,使得症状也就更为严重了。

 

   “不以情绪和症状为借口、为理由,逃避和拒绝正常人际交往;不管情绪和症状有多严重,该干什么干什么。只有健康积极的生活方式、行为活动,才会有健康积极的心态和身体。”这样的话,我不厌其烦地重复过多次,之所以总是强调这个观点,不仅是因为这是对于神经症有效的治疗方式,更是因为自己在康复过程中深感行动的重要。

 

   想要健康的身体和心情,就要按照健康的方式去生活。不管是神经症还是其他情绪障碍,都需要在生活中去做调整和改变,保障规律作息、培养兴趣爱好、进行体育锻炼、参加集体活动——这些看似不是治疗方式,实际上却是真正治本的方子。治疗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自我完善的过程,这个自我完善并不只是思想和观念上的改变,更是生活态度和行为方式上的转变。你更需要关注的不是你在想什么、别人对你怎么看,你的心跳多少、感觉如何……更需要关注的是自己有没有保障规律作息、培养兴趣爱好、进行体育锻炼、参加集体活动。关注的焦点、注意力集中的方位不是自身的感受,而是生活中的行为活动;不是想什么、感觉到什么,而是做了什么、干了什么。

 

   去做你应该做的事情,把握当下,珍惜眼前,享受生活,把精神力量从内向外扩散,你会发现世界很大,感受到舒畅和开朗。

友情链接links

潍坊心理医生 潍坊心理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