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心结、职场类: 抑郁症、焦虑症、社交恐惧症、强迫症、自卑、自残、紧张、疑病症、脸红恐惧、余光恐惧、心脏病恐惧、艾滋病恐惧、考试紧张、失眠、神经衰弱、职场压力、工作怠倦、情绪低落、厌食暴食、老年心理、性心理等
婚恋、情感、家庭、亲子类:婚姻危机、婚外情、出轨、夫妻关系、离婚、失恋、单亲家庭问题、婆媳关系、男人心理、女人心理、孩子学习、考试、性格、早恋、网瘾、厌学等
常常有来访者这么说,“我不能离婚,孩子太可怜了”、“离婚了孩子多可怜,我想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我一定要为了我的孩子挽救这段婚姻”……或许刚开始我们会发现,这个父亲或母亲很不容易,为了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而在承受着痛苦与冲突。而在随着咨询的不断深入进行,我们往往会发现,事情并不是我们看上去的那样简单。那位“不容易的”父亲或母亲对婚姻往往充满了不信任和不安,他们在婚姻中或者软弱而无力,处在极端被动状态,或者强势而咄咄逼人,处在**控制的位置。过犹不及,当配偶被逼到**底线时,孩子往往会成为他们的一张“苦情牌”。很多婚姻因此而维持了下来,结果却出现了这样的情况:
“小时候,父母的小吵无法计数,闹离婚是家常便饭,现在的我根本无法想象结婚这件事情。大学四年从不想家,放假也不想回家,宁愿在外面打工,现在的工作更是离家千里,回家的时间更少。我和父母的沟通一直很少,无论是好事还是坏事,是开心还是伤心几乎都不和他们说。他们觉得我很不孝,没有良心,我也不想这样,可是我没办法。”-------34岁的杨女士说。
“很小的时候就希望父母可以离婚,每当他们摔盆摔碗,动手打架的时候,我和弟弟就躲在院子的角落里,远远的避开他们。妈妈常常会跟我和弟弟说,要不是因为你们俩人,我早就离婚了。现在已经24岁的弟弟还常常会梦见父母打架的场景,恋爱也总是患得患失”-------30岁的吴女士说。
“小时候父母一直吵架甚至打架,这两年他们的相处模式基本就是父亲在楼下母亲在楼上。我和母亲比较近,现在都26了却感觉和父亲很生疏,见面都不好意思叫爸。因为我没有见过正常夫妻的相处模式 所以一直对亲密关系很抗拒,觉得我爸妈再婚后的行为很恶心(虽然其实是很正常的那种…)”-----26岁的敏儿说。
孩子的自我认知、自尊水平、对异性的感受、对婚姻的理解、对未来的畅想都基于父母营造的家庭氛围和父母的婚姻关系,这样动荡不安的婚姻关系显然传递给孩子的就是:你不是一个优秀的人、因为你很差劲所以父母的关系才不好、你不值得被爱、异性都是不可靠的、和异性的相处就是吵架和打架、婚姻和社会都是险恶的、这个世界并不美好……你没看错,满满的负能量!这段婚姻得以维持下去**主要的原因是这些负能量都转移给了孩子!
当然也有人说,不全都是这样啊!也有些父母考虑到孩子而选择维持婚姻,过一两年他们的感情反而会好起来。这样的情况的确有,而这样的父母和我们上面说的父母显然不是一类人。他们往往具有彼此和好的主动性,同时具有一定的反思能力,他们内心并没有那么多的不安和恐惧,那些争吵更多是因为性格的摩擦。他们往往更勇敢的去面对和承担一些事情,孩子不是他们维持婚姻的借口,而更倾向于是为人父母的责任感。
任何一个家庭,孩子除了是爱的产物,也是一个家庭的502。孩子无意识中承载着弥补父母婚姻裂缝的“责任”,如果父母为了挽回自己的婚姻而那孩子当做借口,那请不要这样做,你会毁掉孩子的一生也会毁掉你们的亲情。如果你愿意真正为了孩子,那请和孩子沟通下,了解下孩子在这个家庭中看到的,感受到的,这样做既是为了你们的婚姻,也是为了孩子。
潍坊心理医生 潍坊心理咨询